block

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市公安局出台“十条措施”服务和保障社会经济发展
来源: 天津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2-11-10 17:10

一、工作背景(基本情况)

为深入贯彻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市公安局在总结优化营商环境“20项措施”和“8项措施”的基础上,研究出台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方案和服务企业服务发展“十条措施”,建立健全了“有事即办、急事急办、难事特办、遇事网办、实事新办”的“五办”新机制,千方百计为企业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二、主要做法

(一)提升货运车辆通行效率。在交管12123平台上,为需要进入外环线及以内道路的本市号牌零散运输载货汽车,开通各类货车临时(13天)和短期(35天)“零散货车通行码”,无需申请人提交申请材料,10分钟内可审核通过。为本地号牌的轻微型多用途货车(皮卡车),增设专用长期通行码,除载货汽车禁行道路外,持通行码车辆可不受外环线及以内道路非高峰时段载货汽车限行措施的限制。逐步放宽货车通行限制,持轻型厢式、封闭式新能源货车专用通行码车辆不受货车限行措施限制(除禁行道路),对4.5吨以下货车不再细分限行吨位。

(二)做好重点工程项目交通保障。主动服务9条在建轨道交通项目和503公里燃气管网改造等重点工程,对符合许可条件的,10个工作日内办结涉路施工交通安全审查许可。对东疆港保税区、津南区海河教育园等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及示范应用道路的交通安全进行科学评估,助力我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及示范应用道路总里程达到70公里以上。

(三)便利车驾管业务办理。车管所及交管12123平台公布的办事网点,居民身份证即可申领机动车驾驶证和申请非营运小客车注册登记。国五及以上排放标准非营运小客车转入我市的,以及在津使用的外省市号牌小客车需改变车身颜色、加装行李架等,申请人可直接在津提交申请办理。101日起,对经商务部门备案的汽车销售企业申请办理小型非营运二手车转移登记的,实行单独签注管理,核发临时号牌,方便企业办理相关手续。

(四)方便办理身份证和居住证。本市户籍居民可在全市任意居民身份证受理点,办理居民身份证的首次申领、换领及补领业务,不受户籍所在区限制。因入职就业、出差、子女入学、住院就医、在津参加考试竞赛等原因,需加急办理身份证、居住证的,可在申请制证同时提出加急制证请求,公安机关受理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证件制作并通知群众领证。来津的外省市户籍居民通过“天津公安”APP可在线申办实体居住证,并可同步获取电子居住证信息。居住在单位、学校宿舍的外省市户籍居民,免予提交单位或学校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即可申办居住证。

(五)拓展电子证件服务场景。我市居民在人工受理窗口申报本人户口迁移、户籍项目变更、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等业务期间,可通过“天津公安”APP出示电子身份证信息、电子户口簿信息、电子居住证信息替代交验相应实体证件。外省市户籍居民可在“天津公安”APP中查询调用本人电子居住证信息,与实体证照具备相同效力,社会各用证单位也可使用电子证件服务功能中的扫码功能对我市电子居住证信息真伪进行核验。

(六)优化出入境服务。我市企业派出员工,赴境外参与“一带一路”等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建设、赴境外拓展国际市场、参加重要谈判和重要会议的,企业在公安机关备案后,所属员工办理因私出入境证件时无需再提交企业营业执照副本等材料;备案企业办理外派员工因私出入境证件单次超过10人的,可提供上门办证服务。

(七)不断改进审批服务。会展类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许可办理时限压缩为4个工作日,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备案审核办理时限压缩为6个工作日。对我市爆破作业单位申请30人以上爆破作业人员异地考核事项,组织专家考核组赴项目所在地开展考核。通过“天津公安”APP天津网上办事大厅等途径,开通保安员考证线上预约办

(八)服务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研发民宿(农家院)管理服务APP,便利乡村民宿经营者落实住宿登记等安全措施,服务和保障乡村民宿业健康安全有序发展。

(九)保障企业合法权益。稳慎办理涉企案件,对于不具备社会危险性的企业人员,原则上不采取羁押性强制措施;对于与案件无关的企业财产、涉案企业正在投入生产运营的经营场所和用于科技创新、产品研发的设备、资金和技术资料等,原则上不予查封、扣押、冻结;需要查封、扣押、冻结的,在必要且不损害被害人合法权益的情况下,可以为企业预留必要的流动资金和往来账户。

(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法治保障。严打严重涉疫违法犯罪,依法严打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以及危害生产生活、制约创新创作、影响科技进步的各类侵权假冒伪劣犯罪,常态化开展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工程建设、农贸市场等重点领域扫黑除恶斗争,严打寻衅滋事、敲诈勒索、强迫交易、欺行霸市等违法犯罪,深入开展打防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项行动,持续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犯罪专项行动。

三、工作成效

有事即办。制定《天津市公安局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单管理办法》,将通过12345”平台收到的求助类工单和投诉举报建议类工单划分为紧急工单和一般工单,办结时限分别由2个工作日和7个工作日缩减至1个工作日和3个工作日,及时回应群众期待。建立全流程、全链条跟踪督办机制,对全局“不满意”工单进行100%全量回访,及时发现和整改政务服务工作中的短板不足。今年以来,共办理12345热线工单22万件,为企业群众解决实际困难6794件。

二)急事急办。打出线上“服务企业直通车”、线下“企业服务日”的“组合拳”,进一步开辟服务和保障企业发展的“绿色通道”。今年以来,通过“服务企业直通车”和“企业服务日”机制,解决企业复工复产中遇到的烦心事159件,为企业家答疑解惑83

三)难事特办。针对企业反映的急需人才落户难问题,用足用活现行户籍政策,对重点企业提出申请、经区政府人才部门认定的突出贡献企业员工和先进个人直接准予落户,先后为157家重点企业解决了396名优秀员工的落户问题。针对金融企业尤其是中小型银行在安防工程施工期间继续营业的期待,创建安防工程“不停业施工”审批模式及其管理办法,预计为金融企业节省1800余万元的经营成本。

四)遇事网办。除涉及公共安全的事项外所有便企利民事项均可在网上办理,其中413个事项“全程网办”、88个事项“最多跑一次”。持续开发高频便民服务功能,研发上线“无犯罪记录证明”全程网办、“居住证”全程网办、“身份证”挂失补领全程网办等高频政务服务功能,新增“网上办”数量46万件。积极发挥“流动车管所”的“办事车、宣传车”作用,上门为群众办理车驾管业务407笔。

五)实事新办。组织开展全局窗口单位示范点的评选推介活动,打造一批亮点,并对照查找一批“短板”,解决一批问题,有效提升窗口规范化建设水平。今年以来累计对政务服务窗口和事项电话巡检3337次,发现并整改问题56件。推广应用“好差评”评价系统,回访并整改不满意评价880件。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完成公安“一窗通办”改革工作,区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窗口试点推进公安政务服务“一窗通办”,基层派出所试点建设涉及治安、户政、交管等业务的公安服务综合窗口,促进窗口建设规范化、制度化、便利化。在天津公安民生服务平台开设“办不成事”线上反映窗口,积极解决企业群众反映的问题75件。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围绕保护企业合法经营、提升审批效率、优化民生事务办理、保障工程建设等持续发力,为我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贡献更大的公安力量。市公安局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