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能天津港东疆北防波堤风电项目正式获批,成为全国首个获得用海批复的防波堤风电项目,也是天津首次采用立体分层设权方式批复用海申请。通过大胆探索实践海域立体分层设权,天津不断丰富政策“工具箱”,充分释放海域资源要素潜能,推动海域管理模式从“平面”到“立体”、从“二维”到“三维”转变,培育壮大海洋新质生产力,塑造海洋型开放新优势。
一是海上风起绿电来。作为打造东疆“零碳港区”的重要载体,该项目实现了陆域国产大型风机防腐防盐雾技术在防波堤上的首次应用,实现了重力扩展基础与海上高桩承台基础之间的场景化应用,搭建了东疆“零碳港区”再电气化的应用场景,为全国范围内百万千瓦等级防波堤风电项目开发建设提供了实践样本。华能天津港东疆防波堤风电项目是近年来我国首个防波堤风电项目,该工程在港口的既有防波堤基础上,综合利用开发海上风电工程,在没有新增占海的情况下,有效实现了存量资产的盘活和赋能利用,开创了海上可再生能源开发的新模式。
二是唤醒“沉睡”海域空间。2024年5月,《天津市2024年营商环境质量提升行动方案》中提出:出台海域立体分层设权政策。推动海域管理模式从平面二维向立体三维模式转变,实现海域资源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市规划资源局迅速印发《关于试行海域立体分层设权的通知》,稳妥有序推进海域使用权立体分层设权工作。政策明确了海域使用权立体分层设权“怎么分层”“怎么论证”“怎么审批”“怎么监管”等关键环节,在设权空间范围、海域使用论证、用海审批、产权登记、海域使用金征收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标志着天津海域管理由“二维平面化”向“三维立体化”转变,使项目用海立体分层设权有了“操作手册”。
三是激活“蓝色经济”新引擎。在不断完善海洋资源保护利用规划,持续提升用海要素的保障和配置水平,激活“蓝色经济”新引擎方面,天津走出了一条从单一思维到立体思维,从粗放到精准的新路。通过在海域立体分层设权,立体开发海域空间,增加了可供海洋产业发展的有效资源,为海洋产业的发展拓展了空间,为海洋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市规划资源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