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

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河西区打造巡回金融调解工作室 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来源: 天津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5-03-05 15:17

河西区现有1200家金融机构,涵盖全市半数以上的金融总部资源,区域金融案件量大,2024年以来河西法院共受理金融案件9191件,占新收案件总数的27.7%。为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做实“抓前端、治未病”,助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202412月中旬,河西法院建立了“法院+银行+调解组织”纠纷化解模式,在全市率先在金融机构内挂牌成立金融巡回调解工作室,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延伸服务半径,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多元的调解服务,以高水平司法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一是组建调解团队,做优指导调解职能。构建3+2+1金融审判团队,包括3名员额法官2名法官助理1名书记员,主动走进金融机构,对法院有管辖权的金融借款、信用卡等案件开展诉前调解。制作规范化的调解流程和调解用语,加强对调解技巧与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调解质效。

二是深化繁简分流,做好送达工作。金融机构向巡回金融调解工作室提交诉前调解材料,由法院金融审判团队进行核查,对于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当事人争议不大的简单案件,由调解工作室进行调解,最大程度释放调解潜能。在找人上下大功夫,通过电话联系、直接送达或邮寄送达等方式,向债务人送达应诉材料,尽可能让借款人参与调解,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对于疑难复杂案件,由法院精细审理,切实防止程序空转,缩短解纷周期。

三是强化诉调衔接,做深实质解纷。健全“诉前调解+司法确认”一站式解纷模式,由调解组织促成调解后,加强释法说理,督促债务人主动履行义务,并告知当事人可以申请司法确认,由法院依法对调解协议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并由当事人签署诚信诉讼承诺书,切实防止虚假诉讼风险。

四是延伸司法职能,做优前端预防。坚持主动问需,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常态化沟通机制,通过发出司法建议、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案件审理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提示,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判,推动金融机构规范经营、科学管理。回应金融机构涉诉涉法需求,抓实对金融机构的法律知识和风险防控培训,强化以案释法,开展巡回审判,邀请金融机构旁听庭审,有效提高金融机构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化解能力。(河西区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