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看天津丨从“没有先例”到“成功范例” 河西区政务服务办通过“无碍办事”,提供“有爱服务”
来源:津云 发布时间:2025-09-24 09:50

编者按:

  就像阳光、空气、水和土壤一样, 营商环境是经营主体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不可或缺的要素。今年4月份,天津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为落实该《意见》,5月份市政府办公厅又推出《天津市持续打造亲商安商优质服务环境若干措施》,涉及6项行动、35项重点任务,并细化为267条具体措施,为优化本市营商环境工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

  即日起,津云推出“营商环境看天津”系列报道,记录天津市在打造亲商安商优质服务环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过程中,通过各方努力,让企业安心经营发展的故事。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将汇聚天津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为各类经营主体的成长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真没想到啊,政府的服务比我们的按摩手法还要‘到位’!”有视力障碍的高先生在拿到开办盲人医疗按摩所的全部许可后,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从首次咨询的惴惴不安,到如今万事俱备只待开业,高先生的创业之路正是河西政务服务工作从“能办”向“好办、易办、快办”转变的生动见证。

  新兴业态遇审批难题 贴心服务助层层通关

  作为弱视人士,高先生打算开办一家盲人医疗按摩所。今年2月,他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河西区“跨省通办”及“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专厅。与普通按摩店不同,盲人医疗按摩所属于新兴的医疗机构类别,除了“营业执照”,还需要额外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此类审批当时在河西区尚无先例,而且涉及卫健委、市场监管局等多个部门,需跨部门协同。高先生坦言:”我视力不好,来之前很担心,跑手续实在是太困难了。”

  面对这一特殊情况后,河西区政务服务办没有先例创先例,“一跟到底”解难题。他们立即启动特殊群体服务预案,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由服务专员将涉及的营业执照、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牌匾设置等3个事项“一键打包”,为其量身定制“开办盲人医疗按摩机构”专属流程,并化身“政务翻译官”,一次性梳理全流程所需材料,并全流程帮办、领办、代办。

  在申报阶段,服务专员为高先生开通“绿色通道”,全程充当“跨部门协调的枢纽”,协助整理申报材料。材料准备齐全后,第一时间协调中医、院感专家上门评审,审批人员更深入研究《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机构设立条件,主动上门指导完善场地规划布局。高先生说 “没想到他们提前来看场地,告诉我们注意事项,避免因为盲目装修造成损失。什么都替我想好了,心里特别温暖。”

  在多部门的高效协同下,各项审批环节“无缝衔接”,在提交牌匾申报的当天完成全部审批。高先生的盲人医疗按摩所,“营业执照+登记许可+牌匾审批”等准入准营手续,1个月就全拿到手了。

  高先生高兴地说:“他们用看得见的贴心服务破解了我看不见的难题。拿到营业执照,特别是医疗机构执业登记办下来,店里的技师可以通过积累从业年限提升资格等级,职业发展空间更大了!”

  “解细绳”机制见成效 “难事”不再“难办”

  近年来,河西区政务服务办创新建立“解细绳”工作机制,通过“首问负责、一跟到底、上门审批、集体研判”等方式,专门破除行政审批中的堵点、难点。同时,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协同各部门集中攻坚,让“难事”不再“难办”。

  今年本市出台的《天津市持续打造亲商安商优质服务环境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要以更加优质高效务实的举措打造亲商安商、惠企利企服务环境,通过提供清晰的办事指引,竭力提升企业办事体验。下一步,河西区政务服务办将不断推出本地化“高效办成一件事”场景,实现一件事从“能办”到“办好”,使企业群众从“找政策”到“享服务”,用速度和温度,书写区级政务服务新范式。(津云记者 郭小琳)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