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看天津丨东丽区:合规引导告知为企业系上“安全带” “一码反馈”为执法升温
来源:津云 发布时间:2025-10-15 14:35

  “以前最怕突击检查,现在执法人员上门不仅查问题,更送服务、送指引,心里踏实多了。”天津市乾升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总在谈起近期一次“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时,语气中透露着满意。

  今年7月,东丽区正式实施《东丽区升级实施合规引导告知举措 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将合规引导从新注册企业扩展至全区存量企业,推动“监管+服务”深度融合。该科技公司成为首批体验“合规引导告知”升级版服务的企业之一。

  “被动受检”到“主动合规”

  作为一家从事物联网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在数据安全、知识产权、税务申报等方面面临多重合规要求。以往,企业往往是在出现问题后才被动整改,不仅影响经营,也增加了运营成本。

  该公司因对数据跨境传输的法律要求理解不透,在一次内部审计中发现自己存在合规隐患,虽然未造成实际数据泄露,但紧急整改耗费了大量人力和时间,直接影响了当时一个重点项目的推进进度。而在此次检查中,执法人员并未止步于查找问题,还现场发放了《合规经营温馨提示》和“企业反馈码”,详细解读行业合规标准,指导企业排查风险点。“他们不仅告诉我们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还提供了具体的整改方向和政策依据,就像给企业做了一次‘合规体检’。”李总表示。

  “企业反馈码”实现“码上办、马上应”

  “企业反馈码”是东丽区此次升级举措的重要创新。企业扫描二维码,即可提交合规咨询、政策查询或执法行为反馈。系统自动生成工单后,24小时内确定责任单位,7个工作日内办结并反馈,形成“问题发现—分派—处理—反馈”闭环。李总透露,公司通过反馈码咨询一项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第二天就收到了税务部门的详细解读和申请指引。“响应速度超乎预期,真正做到了‘有问必答、有求必应’。”他还分享了一次具体经历:公司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中某个细节的认定标准把握不准,担心申报有误引发风险。通过扫描“企业反馈码”提交疑问后,次日便有专人与企业财务团队对接,不仅清晰解释了政策口径,还指导企业规范了研发费用归集流程,避免了潜在的税务风险。

  “首违不罚”“沙盒监管”为企业松绑减负

  东丽区还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建立“首违不罚”清单,对轻微违法、未造成实际危害的行为优先采取警示、指导整改等柔性措施。对新业态则探索“沙盒监管”,在可控范围内允许试错、鼓励创新。

  “这种监管方式让我们敢于尝试新业务模式,不用担心‘一管就死’。”李总说,“政府不是在管企业,而是在陪企业成长。”公司近期计划推出一项结合AI算法的新数据服务,但对于该服务可能涉及的新型数据安全边界不太确定。通过“沙盒监管”机制与监管部门提前沟通后,获得了在特定场景、有限范围内进行测试的许可,并得到了针对性的合规指导,确保了创新业务在安全合规的框架下探索,大大降低了未知风险。

  合规成为企业“内生动力”

  在区政务服务办、市场监管局等部门的联合推动下,东丽区正逐步构建“政府引导+行业自律+企业自治”的合规治理格局。越来越多企业像这家科技公司一样,将合规管理融入日常运营,从“要我合规”转向“我要合规”。

  “合规不是负担,而是竞争力。”李总表示,“有了明确的指引和贴心的服务,我们可以更专注地搞研发、拓市场,高质量发展更有底气。”他补充道,在清晰的合规指引下,公司内部建立了定期的合规自查机制,尤其是在引入新的合作伙伴或拓展新市场前,都会主动对照合规清单进行风险评估,这已成为公司决策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有效预防了多起潜在的合同纠纷和知识产权争议。

  今年市政府印发的《天津市持续打造亲商安商优质服务环境若干措施》提出,指导企业加强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将合规引导告知范围扩大至区内存量企业,推行“企业反馈码”解决企业反馈的执法检查和合规建设中的问题。下一步,东丽区将持续深化合规引导告知服务机制,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高频事项和共性需求,推动合规指导从“事后纠偏”向“事前预防”拓展,优化监管执法,进一步提升政策透明度与执法可预期性。通过清单化指引、场景化提示、专员化辅导,切实帮助企业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增强合规经营能力,以更主动、更精准、更暖心的政务服务,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津云财经 郭小琳)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