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看天津 | 河北区:打通数据壁垒 构建网络智慧监管新生态
来源:津云 发布时间:2025-10-20 14:40

  “作为消费者,与网络经营商家发生纠纷,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获取平台内的证据材料往往是比较困难的事情。没想到现在仅提供一个订单号,河北区市场监管局就迅速调取了电商平台资料,效率真的超出了我的意料。”9月15日,消费者吴某在河北区市场监管局快速办结投诉后感慨道。
    这一变化背后,是河北区围绕提升监管效能和服务质量推出的智慧监管新举措。今年,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天津市持续打造亲商安商优质服务环境若干措施》后,河北区积极探索网络交易监管新模式,通过构建线上协查网络、优化执法流程、强化制度保障,有效提升了网络市场监管效能。

  ——打通线上协查渠道,构建智慧监管网络。针对网络交易执法中跨区域调取数据难、时间长等问题,河北区市场监管局不断深化与国内重点电商平台企业“握手合作”,加入“红盾云桥”“红盾京通”等政企协同平台。目前,河北区已与淘宝、京东、拼多多等10家主流平台建立了线上协查机制,依托“红盾云桥”“红盾京通”等智能化平台,实现了跨区域线上数据交互;同时充分发挥辖区市场监管、网信、公安、商务等部门相关职能,建立内部协同监管机制,构建起覆盖国内主流电商平台的智慧协同监管网络。这一创新举措已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通过“数据跑路+智慧协查”的线上协查机制,已完成网络交易违法行为跨区域数据协查、线索通报30余件。

  ——打造极速响应模式,协查效率大幅提升。制定《“红盾云桥”政企协同平台使用规范》《网络交易执法协查系统操作手册》等规范性文件,进一步优化畅通网络交易跨区域数据交互流程。通过改革,以往线下调取平台数据经常耗时数十日乃至数月,如今通过电子化协查,将相关网络交易违法案件中主体信息、交易记录、客体信息等数据的异地协查周期缩减至1—7天,部分平台最快1小时即可完成,极大提升了消费维权和违法违规案件的处理效率,也显著减轻了企业配合调查的负担,避免因调查周期长而影响正常经营。这一创新模式真正实现了“查处一批案件、规范一个行业、服务一类企业”的综合效果,为打造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的“河北样板”奠定了坚实基础。

    ——监管服务深度融合,助力企业稳健发展。在强化执法效率的同时,河北区积极推动监管与服务深度融合。通过梳理高频风险点和合规盲区,编制推出《天津市河北区“高效开网店”办事指南》,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合规指导,既规范了市场秩序,也助力企业稳健发展。通过完善“线上监测、线下处置”模式,综合运用行政指导、行政约谈、行政处罚、信用约束等多种手段,切实保障了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实现了“精准监管、高效执法、最小干扰”的现代化治理目标。

  下一步,河北区将进一步深入落实《天津市持续打造亲商安商优质服务环境若干措施》各项要求,依托网络交易监测监管五级贯通系统等智能化平台,继续拓展与更多平台的跨区域合作,在“全国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中持续优化创新,以实际行动助力天津亲商安商优质服务环境建设。(津云财经 郭小琳)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