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社局多措并举助企纾困多点发力助企发展
来源:天津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11-10 17:20

一、工作背景(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面临较大冲击。市人社局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聚焦企业所急所盼,快速应对,主动作为,精准施策,出台了一系列“降缓返补”政策、引聚人才举措、优化服务措施,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蓄力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为我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贡献人社力量。

二、主要做法

(一)打出降缓返补“组合拳”,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坚持在最广范围“降”和“缓”,精准出台阶段性缓缴企业社保费政策,对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5类受疫情影响的特困行业,阶段性实施缓缴企业社会保险费,并在全国率先将缓缴范围扩大至17个困难行业。推出阶段性缓缴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政策,允许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交通、水利等领域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企业,暂缓存储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继续实行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至1%(用人单位与职工缴费费率均为0.5%)政策至2023731。坚持以最快速度“退”和“返”,及时推出“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将向大型企业、中小微企业返还失业保险费比例分别提高到50%90%,助力企业稳住员工岗位。坚持用最大力度“扩”和“补”,开展就业补贴政策“直补快办”行动,提高企业吸纳就业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政策的落实率,帮助企业抵御困难风险、应对疫情挑战。

(二)栽好引才聚才“梧桐树”,助力企业引进人才组织举办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天津市选拔赛暨第三届天津市“海河英才”创新创业大赛,2317个项目报名参赛,引育了一批具有原创性、独创性、引领性的创业项目和人才。组织举办2022“海河英才”专场网络招聘,服务天津市重点产业链、产业联盟用人单位。开“科创企业评职称”专项服务,解决研发人才职称评价时“原始职称低、发表论文少、评审周期长”等难题,提升企业创新实力。开展博士后校企联招,组织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直播带岗。推出“联盟+高校”引才新模式,针对产业人才联盟企业的引才需求,主动对接联盟企业意向,搭建盟校引才平台,整合优势资源,提供岗位推介、人才访寻、人岗匹配、面试邀约等高效精准的“管家式”引才服务。

(三)按下优化服务“快进键”,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全面实施职称评审“免跑即办”,进一步优化了申报流程,应用电子印章、防伪二维码等技术,实现了电子印章改革闭环,评审通过人员可以足不出户在线自行下载、打印职称电子证书和职称电子评审表,彻底实现“全程一次不用跑”。打造金牌调解组织,持续推动市、区、街道(乡镇)、行业商会(协会)、企事业单位调解组织建设,积极引导争议当事人优先选择调解方式,及时解决劳动争议、降低当事人维权成本。录制“营商环境大讲堂”专题课程,分别讲解了我市失业保险助企纾困政策、阶段性缓缴企业社会保险费及扩围政策和经办、就业见习补贴政策、人社领域包容审慎监管政策。

三、工作成效

今年以来,全市用人单位共缓缴社会保险费5.59亿元,在失业保险缴纳方面减少支出9.79亿元,已13.47万家企业返还失业保险13.88亿元。阶段性缓缴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政策已惠及1000余家在建项目企业

2022“海河英才”专场网络招聘服务天津市重点产业链、产业联盟用人单位近1500家,发布岗位超过3万个,收取求职者简历14.8万余人次。科创企业评职称服务已累计评价企业54家、人才1001名。发布博士后校企联招岗位500余个。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带岗直播约2.6万人参加,应聘人数逾千人。

通过“一网通办”职称评审流程,职称评审信息化水平领跑全国2.9万人享受到“免跑即办”改革红利。组织2022年度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业务专题培训,全市调解员队伍力量和履职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社专题营商环境大讲堂在网上面向全市企业播出,受到中小微企业高度评价。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市人社局将多渠道开展助企纾困政策宣传,持续优化服务经办流程,深入企业开展调研,聚焦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针对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劳动关系、引才用才等工作,出台更多利企惠企措施举措,为企业发展助力赋能减负增效,为天津营商环境建设贡献更多人社力量。市人社局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