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赋能 拓展渠道 以自助办助力京津冀政务服务“跨省通办”
来源:天津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5-09 17:58

    天津市政务服务办以服务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行动为契机,坚持北京引领、带动河北,积极推进政务服务跨区域自助办,丰富拓展“一网通办”办理渠道和形式,有力推动京津冀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今年3月,京津冀+雄安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自助办上线仪式暨政务服务工作交流活动在天津市滨海新区成功举办,发布首批“京津冀+雄安”自助办服务208项,包括北京市60项,天津市80项,河北省58项,雄安新区10项。一是凝聚合作共识,拓宽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渠道。今年1,天津市政务服务办带队赴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开展学习调研和工作对接。经过双方协商,达成京津冀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自助办合作共识,通过自助办拓宽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渠道,对现有异地帮办代收窗口、电脑端“京津冀一网通办服务专区”和移动端京津冀进行补充完善,丰富京津冀线上线下服务内容和方式,从而进一步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促进资本、人才等要素自由流动。二是聚焦高频服务,丰富“跨省通办”自助办内容。贯彻天津市党政代表团赴北京市、河北省学习考察精神,紧紧围绕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结合企业群众高频办事需求,组织天津市人社局、天津市医保局等市级部门精挑细选第一批自助办服务功能,涵盖社保缴费明细查询打印、个人权益记录查询打印、历史回执打印、身份证挂失、不动产登记记录套数查询、不动产权证号/房地产权证号查询等80服务,为三地自助服务系统开发明确目标。三是打破数据壁垒,实现数据跨区域流通共享。面对京津冀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自助办所涉及身份认证、数据共享、网络联通等新课题,天津市政务服务办积极主动对接北京、河北有关部门,借助政务外网打通网络,以“人脸识别+统一认证”方式做好身份互认,以数据不落地、页面服务嵌套的形式做好数据共享,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将差异化自助办功能以“本地化”服务形式进驻各自政务服务终端设备,实现异地服务本地自助办理。(市政务服务办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