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9日,滨海新区法院(天津自贸试验区法院)与滨海新区检察院共同设立的“知识产权联合保护办公室”正式揭牌成立。设立“知识产权联合保护办公室”是全面加强知识产权法律实施与监督、提升保护工作质效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知识产权全链条、社会化协同保护格局的关键环节。
纵向上,滨海新区法院不断探索司法保护机制改革,优化知识产权案件诉讼服务措施,提升案件审判水平,专业化搭建立、审、执协调配合的司法保护链条。一是专业化立案。建立网络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立案专用通道,解决新类型案件立案难题。与互联网平台建立协查机制,以被告的Open ID(开放式认证系统)和网络昵称为信息基础,结合司法大数据,快速锁定被告真实身份和住址,破解网络侵权案件立案时无法查明被告、法院送达难等问题。二是专业化审判。成立知识产权审判法庭,跨区域受理第一审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发挥“三合一”审判机制作用,集中审判力量,统一裁量标准,提升审判效率,形成立足滨海新区,辐射东丽区、宁河区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网格。三是专业化推动审判后执行和解。针对进入执行程序的案件,要求审判法官跟踪判后答疑和义务履行阶段,在判明是非的基础上,推动执行和解。
横向上,延伸司法职能,与行业协会、行政部门、高校院所等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案件分调裁审、社会协同共治的横向协同链条。一是大力开展纠纷多元化解。完善“委托调解+司法确认”纠纷化解模式,与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天津市娱乐场所协会等多家单位进行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二是与高校“牵手”培养卓越知识产权保护人才。与天津科技大学、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建立协作机制,加强人才双向培养、交流。三是建立多部门协同联动保护衔接体系。充分利用天津自贸试验区府院联动“2+N”机制,与市场监管局、海关、公安局、检察院等多部门在案件分工协作、信息资源共享、创新宣传合作新模式等方面达成共识,合力共筑协同保护工作机制,提升知识产权综合实力。(滨海新区供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