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努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河北区着力推进京津政务服务领域协同发展,发挥两地间互补优势,加强政务服务的事项协同、服务协同和机制协同,交出了政务协同服务的“河北答卷”。一是扩大“跨省通办”事项目录。聚焦便利企业跨区域经营和异地办理问题,河北区在天津市“跨省通办”事项的基础上,又与北京市通州区试点推出31个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事项。通过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事项同标,实现在天津市河北区可办理北京市通州区1143个行政服务事项,通州区企业足不离京即可享受河北区的“本地化”服务。二是提升“跨省通办”协同效率。围绕企业准入的高频办事需求,将通常的异地网上办理向同城快办升级,与通州区建立了“异地授权、异地出证”的合作办理模式,率先在京津地区实现了“天津营业执照北京出”。企业群众在北京通过天津一网通办平台,提出在天津市河北区设立企业的申请,河北区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接申请并审核通过后,通过通州区政务服务的“跨省通办”小程序,可直接在北京打印出天津的营业执照。2023年4月19日,北京市通州区颁发出第一张“天津市河北区营业执照”。截至2023年6月份,河北区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共受理跨省通办业务咨询24次,办理企业设立1次,营业执照变更3次,为异地企业群众节省了时间和成本。三是扩大“跨省通办”服务范围。发挥河北区与天津港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优势,建立起“河北区—通州区—天津港”三地政务服务圈,依托河北区政务服务中心开设的“港产城融合政务服务专窗”,借助北京政务视频会审系统,为通州的重点产业园区和商贸集团企业提供港口服务的“一次办”方案,实现企业海运订舱、承运进口、港口倒运等业务“一站式”服务“就近办”。四是升级“跨省通办”合作机制。将政务服务中心作为两地全面合作的窗口,从单纯完成事项的“跨省通办”,向对接两地特色资源的“跨省服务”升级,跳出“政务”做“服务”。2023年4月,河北区政务服务办与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政务服务管理局签订合作协议,发挥两地特色优势,在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人文旅游、港产城融合、人才服务等多方面开展全方位多领域的互补合作。(河北区供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