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海关开发“医疗器械标签智能查”小程序 助力辖区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天津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11-21 09:22

武清海关落实《天津市2024年营商环境质量提升行动方案》要求,20247月,探索在进口医疗器械属地查检领域建立注册证信息数据库,开发智能检查工具,优化属地查检流程,实现注册证信息数字化转型、标签检查智能化升级,属地查检效率大幅提升,助力在进口医疗器械领域构建“武清保税仓储、京津冀三地共享”发展格局。

一是实事求是真调研,聚焦问题主动服务企业。近年来,武清区进口医疗器械产业不断发展,进口量近3年增长超过8倍,新增超声诊断仪、输尿管支架等100余类商品供给华北地区各大医院使用。前期,武清海关帮扶企业建立公用型保税仓库,适配“预查检+分批核销”等便利措施,引导企业合理利用保税仓库功能,在保税仓库内完成施加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属地查检等工作,将纳税节点从入关缴税延后到出库缴税,拓宽经营纵深,减轻资金负担。2024年以来,武清海关持续开展“关长送政策上门”服务,20247月初,在医疗器械企业调研中,企业提出商品出库前查检周期短,但人工审核标签时间较长,当遇到商品品类多、数量大等情况,一批货物的查检时间至少需要半天,对此,武清海关组建攻关小组,深入开展业务研讨3次,探索利用科技手段提高查检效率。

二是紧盯需求抓关键,找准切口梳理风险难点。梳理出库查检关键环节,逐项开展风险分析,从属地查检中最复杂、耗时最长的标签核对项目入手。医疗器械标签需要人工审核,检查标签信息和注册证信息是否完全一致,逐行逐字进行信息比对,若有英语或生僻词,人工审核所花费的时间更长。聚焦肉眼检查耗时较多、准确度不高,可能导致无证医疗器械流入临床,对患者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威胁问题,从强化科技赋能、优化查检流程的角度,探索开发智能辅助工具加以解决。

三是突出实效推创新,集中攻关开发智能工具。组织业务专家编制辖区重点进口医疗器械注册证一致性检查因子清单,建立进口医疗器械注册证检查因子数据库,实现纸质注册证数字化转型。利用OCR图像识别”技术,开发标签内容和注册证内容一致性检查智能辅助“医疗器械标签智能查”小程序。20247月中旬,武清海关开展小程序测试运行,现场拍摄进口医疗器械标签图片,小程序智能识别一致性检查因子信息,智能比对识别信息与进口医疗器械注册证检查因子数据库对应信息,实现信息“自动读取+智能比对+系统报错”一体化,如果进口器械标签信息有异常,系统会对异常部分标注红色,提醒关员注意,标签检查时长压缩90%,该小程序已于20248月正式上线应用。目前辖区已有5家企业采用“医疗器械标签智能查”小程序进行标签查检。(武清区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