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天津市2024年营商环境质量提升行动方案》,河东区聚焦监管服务创新赋能,在全市首创可视化“纪检+监管+企评”数字管理系统,聚焦经营主体需求,坚持问题导向,拓宽民主监督渠道,引入企业参与行政执法评价,督促监管部门依法行政,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一是搭建可视化数字管理框架。基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创建行政执法“好差评”数据生成、归集、传输、分析、反馈的管理体系,梳理全区各领域执法人员信息,嵌入“企评+监督”双模块,开通“纪检+督查”双通道,方便被检查对象对检查过程和检查结果匿名式“一键评价”,行政执法部门对评价分析结果可视化“一键读取”,纪检监察及督查部门对评价内容和投诉可视化“一键监督”,实现企业安心真实参与、差评整改在线反馈、意见建议及时运用、分析数据自动生成。
二是建立执法过程全流程可视化评价机制。结合各执法领域实际,细化实化企业评价方式和标准,制定“背对背式”执法过程全流程评价机制,做好企业评价宣传培训,指导被检查对象对监管部门执法情况进行结果确认,并对检查人员给与无感式匿名评分,接受对违纪违法事项的投诉举报,对意见建议进行常态化运用。强化人员管理、考核与评价情况双挂钩,明确经办人员职责,接受企业群众监督评价,督促问题整改,受理复核申诉。
三是建立执法领域可视化监督机制。加强全开放可视化监督,通过评价管理模块后台实时掌握辖区内各类执法监管情况,督促监管部门依法行政。主动联系反馈“差评”的企业,及时了解评价是否真实、执法是否规范等情况。对在行政执法中反复被差评、投诉,弄虚作假,故意刁难,甚至打击报复企业和群众的,依法依规严肃追责。
2024年11月19日,河东区启动企业参与评价首批试点,共有86家企业参与评价,评价结果均为满意,顺利完成首批企业评价成果展示。下一步,河东区将积极拓展可视化“纪检+监管+企评”数字管理工作试行领域,持续在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感受度、满意度上下功夫,努力形成行政执法评价、整改、监督、提升的良性循环。(河东区供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