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区优化航运产业营商环境 构建“要素磁场”打造港产城融合发展新动能
来源:天津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8-15 11:09

河北区深入贯彻落实港产城融合发展行动,以“航运要素集聚”为破题密钥,依托旺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建设,构建起“空间赋能、服务集成、产业裂变”的三维发展格局2025611日,航运数据交易中心正式揭牌落地,为航运企业增加提供展示航运数据、开展挂牌交易、撮合交易等专业化服务,为7类航运场景的数据需求,提供80余个数据产品,进一步提升航运“数据要素”磁场力,促进航运产业升级发展。

    一是提升载体要素配置,构建“立体式”服务生态以旺海国际A座为“筑巢”载体,把港口拆解成核心要素,在城区进行重组通过“硬配套+软服务”驱动,构建全周期航运服务生态圈。完善载体配套实现空间赋能。引入53.3Degrees咖啡全国首店,配备员工食堂,打造航运服务中心“商务+生活”复合型空间;设置可容纳200多功能“津航会客厅”,用于发布路演、推介交流;设置航运主题展厅,以“津通世界—港产城融合—融通未来”三大主题,展示天津港航优势并为全市重点企业预留展位;提供可让企业拎包入驻的“产业孵化区”,助力初创企业轻装发展“政务金融港”集成政府职能部门、银行、律所等资源,目前,已有天津海事法院、天津仲裁委中国银行等机构入驻实现政务办理、金融服务、法律支持“一站式办结”,同时梳理140余项港航服务清单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提升服务质效。强化与市级部门协同联动,搭建政企沟通专项渠道,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政策指导,协助国能航运三天完成核名、注册手续,人才公寓、过渡办公场地同步解决,为航运企业提供便捷服务。

  二是优化要素供给链条,打造“全周期”服务赋能体系。以专业服务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坚持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从被动响应主动预判通过数据化指标研究新华波罗的海指数提前分析航运市场动向,洞察企业需求,实现服务供给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梳理涵盖政务、中介、市场化领域的20“常态化活动清单”,覆盖政策解读、法律咨询、金融对接、低碳转型等多个维度,为企业提供“清单式”精准资源供应为企业搭建广阔资源平台,联合市投资促进局、市港航局等部门举办“绿色甲醇加注生态共建沙龙”,吸引60余家单位共商发展,强化产业链协同。202561113日,借势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河北区承办天津港优势货类推介会、招商引资交流酒会等“航运主题周”活动,累计吸引超500家企业参与,显著提升行业影响力和服务能级。

   三是强化“资源”要素带动,激活“强磁场”集聚效应。河北区发挥航运产业基础优势,强化龙头引领,实现从“单点招商”到“集群发展”的跃升。发挥龙头企业“磁场效应”,在旺海国际A座航运中心打造产业集聚区,深度服务国能航运,深挖运输合作船东、船舶代理等上下游资源吸引产业链企业落户,构建“上下楼、上下游”的内部产业微生态,2025年以来已吸引21家企业入驻,实现“点”到“链”的跃迁。同时,以远洋大厦二期建设为契机,深化与中远海运合作,谋划“国际航运科技中心”,重点招引智慧航运、航运金融等领域企业,形成梯度集聚。精准布局“赛道思维”“船舶运力、航运贸易、金融服务、低碳数智”四大赛道,因地制宜发展航运新质生产力航运产业博览会期间签约国能集团全资沿海散货运输项目,投资额20亿元,将带来近70万载重吨运力签约天津动产数字化服务项目,引进动产数字化服务功能,支持建设航运贸易数字化基础设施有效促进航运服务要素快速聚集,全面激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河北区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