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区拓宽股贷债融资渠道 畅通“科技—产业—金融”循环
来源:天津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8-15 11:18

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后,河东区迅速响应,推动区内金融机构在科技创新债券、知识产权证券化等领域开展先行先试,充分发挥好金融工具作用,通过政银联动、机构合作、银企互动,创新“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银行贷款-资本市场融资”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为区域产业升级和市场活力释放注入强劲动能。

一是强化金融创新,开辟融资新渠道。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后,河东区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在创新融资产品上先行先试。20255月,区内法人金融机构渤海银行率先发力,成功发行5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期限3年、利率1.75%,成为全国首批落地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的法人银行之一,引导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此外,渤海银行积极发挥总部作用及专业优势,先后承销5家企业全国首批科技创新债券,尤其是承销全国首单簿记发行的民营股权投资机构科技创新债券,助力企业打通直接融资渠道。

二是紧扣产融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聚焦科技成果转化痛点,河东区组织金融机构与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等驻区科研院所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联动探索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知识产权证券化等创新融资模式。20255月,天津银行第四中心支行深度服务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完成“中核保理20251号第1期知识产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首期发行规模2100万元,其中天津银行认购1200万元,证券期限3年,发行利率2.15%,为国内科研事业单位知识产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首单。该专项计划成功盘活了“沉睡”的专利,创新性解决科研院所知识产权“变现”难题。

三是集聚金融资源,构建综合服务体系。河东区持续强化金融资源集聚,着力打造全方位金融服务生态。20256月,河东区与建设银行天津分行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深化在城市更新、资产盘活、商旅文体展融合等领域合作,推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服务场景落地,5年内将为河东区经营主体提供不低于200亿元人民币意向性融资支持。同时,积极对接海河产业基金、博正资本等优质投资机构,联合天津银行推进“一区一基金”项目,探索“贷款+外部直投”模式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

四是深化普惠金融,助力小微企业发展。河东区始终将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作为工作重点,全面落实国家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推动驻区银行积极参与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从增加融资供给、降低综合成本、提高融资效率等方面发力,重点推进首贷、信用贷、无还本续贷服务。编制民营企业金融服务产品手册,加强政策宣传及金融产品推广,开展多样化银企对接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已通过区级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服务机制为区内1300余家企业提供授信20余亿元,贷款利率普遍在4%以下,着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河东区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