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 经系统检测,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改善你的体验,请升级新版IE11,新版EDGE,Chrome,火狐等浏览器。点击此处升级
东丽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战略部署,紧扣天津市对外开放工作要求,立足区域产业特色,创新工作机制、破解企业难题,构建“招引—服务—培育”全链条外资工作体系,持续加大吸引外资、稳定外资力度,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强化顶层设计,确保外资“引得进”
坚持规划引领,围绕区域产业定位,主动出击、精准对接,构建高效务实的招商引资新格局。一是聚焦重点产业,实施靶向招商。紧密结合区域产业基础,聚焦“6+1”产业链建设,精准锚定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冷链物流、跨境电商等前沿领域,成功引进玉湖冷链食品(天津)有限公司、天津普利方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海珀(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等一批高质量外资项目,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2025年7月,助力中汽研智能网联科技创新基地项目落地东丽经开区,填补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全价值链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的空白。二是聚焦集群建设,推动链式发展。致力于构建开放高效的国际合作与投资促进平台,围绕区内企业产业交流、产业链协同及国际市场拓展等核心需求,为外资企业搭建深度融入本地产业生态、精准对接合作伙伴的桥梁,帮助中美史克取得第六届进博会奖励资金15.47万元。充分发挥中汽中心等龙头企业的引领与辐射作用,营造优越的产业配套环境,连续八年举办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吸引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优质外资项目落户东丽,不断增强产业链韧性,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效应。三是发挥区位优势,畅通物流网络。依托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德屿物流码头以及京津塘高速东丽段改扩建等重大基础设施,积极构建“海运快件+高铁速递+航空特货”多式联运体系,有效降低腹地企业综合物流成本,吸引玉湖冷链等全球食品供应链龙头企业落户,实现国际资源与本地枢纽优势高效嫁接,为外资企业融入双循环提供坚实支撑。
二、做好要素保障,推动外资“落得下”
秉持“服务至上”理念,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助力外资企业安心经营、深耕发展。一是强化资源整合,保障项目需求。成立服务重点企业工作专班,由区领导担任召集人,整合撮合对接、帮办代办等机制,用好涉企事项代办员、为企服务人员队伍,全程跟进外资企业项目,解决企业注册、土地选址、控规调整等落地问题,为外资企业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服务保障。
二是创新服务举措,助力项目落地。打造“丽企办”特色品牌,围绕政务服务、工程建设项目、项目办电等领域出台“打捆式”“省心办”等26项创新举措,通过“‘丽企办—填空式’+‘7×24小时’绿色通道”双机制服务玉湖冷链项目,高效完成4个项目备案及后续变更手续,实现项目签约到土地挂牌周期由12个月压缩至89天。三是优化资源供给,拓展内销市场。加强政策支撑,支持中核安科锐(天津)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获得天津市港产城专项政策资金支持70万元,成为全市获此奖励的5家企业之一。主动了解外企需求,帮助富士达自行车、澳皮王等外资企业对接京东、华润万家等国内销售渠道,拓展内销市场,推动企业签署订单额达3.2亿美元。
三、聚焦问题解决,助力外资“稳得住”
聚焦外资企业发展难题,在体制机制上持续创新,助力企业爬坡过坎、轻装前行。一是机制破冰,化解资产闲置困局。针对部分闲置工业厂房因缺少土地及房产手续无法办理环评审批的问题,探索“街道研判—部门认定—审批护航”工作模式,由街道对项目用地进行核实并研判其是否符合国土空间详细规划,规资部门认定并出具项目用地四至、用地规划和产权等情况证明文件,审批部门以证明文件代替土地及房产手续为企业办理环评手续,成功为亚米特新建过滤器生产车间项目出具环境影响报告批复,有效盘活闲置资产。二是查验创新,护航精密货物通关。面对非高新技术企业真空包装货物在口岸开箱损耗的难题,首创“政府信用背书+海关备案”联动机制,为企业出具申报海关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模式政策推荐函,服务电装电机取得适用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模式资质,成为天津市首家成功适用该模式的非高新技术企业,助力企业将进口真空包装状态的精密零部件由口岸查验转至目的地无尘仓库查验,保障高精密零部件品质不受海关查验影响,同时加快企业供应链运转效率。三是渠道拓宽,缓解市场竞争压力。面对汽车企业受国内燃油车市场低迷影响导致销售收入持续下滑的问题,积极帮助外资企业提升核心制造能力,拓展海外销售渠道,成功协助天津丰津汽车传动部件有限公司完成关键部件精磨业务的技术攻关与工艺重塑,实现核心业务自主生产。(东丽区供稿)
附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