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 经系统检测,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改善你的体验,请升级新版IE11,新版EDGE,Chrome,火狐等浏览器。点击此处升级
类别:A
签发领导:赵宏伟
公开属性:公开
刘智代表:
现将您提出的“关于打造天津好的营商环境,个别政府基层热线不能成‘梗阻’”的建议进展和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部分热线存在“中梗阻” 问题的落实情况
一是热线深度整合,搭建综合受理平台。2019年,为了更好的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和职能转变,加快实现公共服务智能化,社会服务便利化,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市委市政府在8890家庭服务热线十年发展的基础上,将53条政府热线和公共信息化资源进行了一体化整合,构建了集政府服务、公共服务、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电话、微博、微信、网站同步运行,全天候、不间断、高效率的回应百姓诉求。截至目前,拥有坐席560席,话务人员800余名,累计受理百姓诉求突破5000万余件,日均受理量2.5-3.5万件。2018年,平合累计受理群众诉求1021.85万件,在全国率先实现年受理量突破1000万件。同时,平台保持接通率99%以上,办结率99%以上,满意率98%以上,以优质高效精准的服务,赢得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2018年,按照国务院关于做好政务热线电话相关工作的统一部署,天津市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热线“一号响应”改革,在已经整合的政府服务热线基础上,再次对各市辖区、市直部门各类政府热线电话进行全面清理整合:除紧急类和部分专业性强、集成度高、确需保留的热线外,其他一律整合到市便民专线服务中心,做到应进必进,应整必整。按照集中管理、统一受理、按责转办、限时办结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要求,全面实现“一号对外、一口受理、一站式服务”,全面打通老百姓办事的“中梗阻”,全面促进政务热线服务体系再融合再提高。同时,建立绩效考核、信息专报、协调会机制、现场督办、媒体曝光等多种手段,确保群众诉求得到解决,真正实现“以微笑促发展、以热线暖民心”的目标。截至目前,各市辖区政府热线、淘汰落后产能热线、政府采购热线等一大批热线已接转并入,其中原12319城建热线整建制整合并入便民专线平台,使得便民专线的受理范围进一步拓展,“一号响应”覆盖的范围更加广阔。
二是开通民意热线,当好“民意直通车”。按照天津市委统一部署,市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开通“民意直通车”,设置“24538033”民意服务热线,由便民专线服务中心承接。自6月17日起,每日8:00至18:00期间,受理广大党员群众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存在突出问题的反映,对改进作风、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扎实推进主题教育的意见建议等。截止8月31日,民意热线共受理派发主题教育办公室2125件,日均受理群众诉求28件。下一步,民意热线专席人员会继续做好群众反映事项相关记录、解释、派发工单等工作,保障群众诉求第一时间上报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
三是广泛报送群情民意,当好“民声传声筒”。每周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市委督查室、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等相关处室报送近期便民中心受理热点、难点问题,截至8月31日,已报送24期舆情信息,其中,两期专报得到市领导重要批示;“幼儿入园难问题”及“《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实施后群众诉求焦点和解决难点”被市委办公厅信息处编印的《每日要情》采纳,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天津之眼问题”和“社区公共安全隐患”被市委督查室采纳并形成专项督办;“东丽区无瑕街附近安全隐患”被市纪检监察部门采纳。坚持每月向市纪委提供 “不作为不担当”事项两次,共17574件。
二、
关于加强窗口人员队伍建设、落实首问负责制问题的落实情况
按照市委、市政府实施“一制三化”改革要求,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总抓手,以更快更好方便企业群众办事创业为导向,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中心严格落实首问负责、首办负责,处处发扬主人公精神,处处扮演“店小二”角色,以“钉钉子”精神抓好“中梗阻”治理。
市政务服务办(市营商环境办)便民专线平台设立营商环境投诉查处回应专席,受理企业全生命周期问题咨询和投诉,2019年1月1日运行至今,依托网上办事大厅和电话平台,日均受理企业群众诉求421件,运行情况基本良好。便民专线将持续细化工作职责,完善服务流程,深入实践,将营商环境投诉查处回应服务做深做细,不断提高为企业群众解决问题的能力。
区级层面:各级政务服务中心以加强工作作风建设为有力抓手,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精神面貌和业务水平,紧盯企业发展和群众办事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倾注感情办、尽心竭力办、痛痛快快办,努力做到“微笑服务,高效办事,不说不行,只跑一次”。坚持日巡查、周点评、月通报、年考核,强化作风纪律建设,鼓励党员干部敢担当、真作为、提效能,严格责任倒查机制,遇有“梗阻”问题,对相关单位及人员严肃问责。
河东区一是不断强化作风建设,由“被动办”转向“主动办”,由一对一“等着办”转向一对多“帮着办”,更好的实现靠前服务。二是对各政务服务中心的运行和工作人员行为进行标准化管理,明确禁止性规范、仪表规范等,落实首问负责制、承诺审批制等一系列制度规范。
南开区一是建立每日巡查、监督机制,严抓窗口行为规范。二是通过每周业务轮训实现常态化业务学习,提升全员业务素质。三是严格按照行政审批事项标准操作规程,统一受理标准;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和 “一次性告知”制度,切实为申请人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宝坻区加强政务服务中心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建设,规范各类标志、标识和办事指引,提供清清爽爽、明明白白办事环境。加强对工作人员服务理念和文明礼仪培训,使微笑服务成为标配,不说不行,想办法把群众的事办成。
三、
关于规范优化办事流程、对有特殊需求群众提供上门服务问题的落实情况
市政务服务办(市营商环境办)对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10大标准42项指标,在全市全系统统筹推进“一制三化”改革,按照“你承诺、我审批,你不兑现、我就撤销”的承诺制审批模式,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优化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推进复杂事项实现简单办,让信用承诺、“容缺后补”、“以函代证”等措施成为办事新常态。从目前来看,环节更加精简、流程更加顺畅、审批用时更少、费用成本更低等看得见摸得着的便利,已经越来越惠及企业群众。另外,通过提供延时服务、24小时自助服务、网上办事大厅等服务方式,推行“宽进、快办、严管、便民、公开”的政务服务模式,加强政务服务中心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建设,规范各类标志、标识和办事指引,多途径多渠道满足办事人员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针对群众多次反映未解决、多次来电表示不满意、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现场上门督办,今年以来,共进行现场上门督办20次,协调、督促30余家承办单位进行问题处置。7月24日,许颖悟秘书长主持召开专项协调会,对16类权属不清问题厘清责任、明晰权责。对于承办单位未及时处置、问题未彻底解决、群众未完全满意的事项,便民中心将继续通过上门联络承办单位、重点催办、扣除相应绩效,甚至全市通报的方式进行监督,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复,事事有着落。
南开区深入贯彻落实“天津八条”和“审批十条”,着力优化营商环境,设立服务企业家窗口,建立服务企业家工作台账,开辟绿色通道,详实记录重大招商项目、建设项目信息、审批进度等,积极组织上门服务、现场办公。
西青区推出EMS免费快递送达业务,实行24小时预约审批,定期开展“送证上门”服务,截至目前,已累计上门服务企业60余家,受到了办事群众和企业的广泛好评。
宝坻区一是大力简化优化环节和要件,通过“承诺审批”“以函代证”“函证结合”等方式,使建设项目审批进入“快车道”,复杂耗时的事项实现简单办,环节更精简、流程更顺畅、审批用时更少、企业办事零费用。二是注重抓好软环境建设,通过提供延时服务、24小时自助服务、网上办事大厅等服务方式,多途径多渠道满足办事人员需求。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2019年9月12日
(工作人员:马 鹏 联系电话:27509617)
附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