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四届政协二次会议第0914号提案的办理落实情况
来源:天津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12-26 09:17

类别:A

签发领导:赵宏伟

公开属性:是

尹波委员:

现将您提出的“关于促进天津市侨资经济发展”的建议进展和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加强调研,真正了解侨资、侨胞的所思所相所需”的问题

我们高度重视对侨资、侨胞的调研工作,对侨资、侨胞的所思所想及所需,主要有以下措施:一是积极推动“华创基金”设立为加速华侨华人科创项目孵化及侨商在津投资发展,服务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市金融局配合市侨办积极推动“天津市华侨华人创业投资基金”设立工作。结合天津实际,按照防范风险和促进发展并重的思路进行会商研判,加强各有关单位协调配合,确保该项基金设立工作按时、依规完成。该项基金已于2017年正式注册登记,取得营业执照。二是组织机构做好融资对接按照市侨办“华博会”相关工作安排,组织浦发银行、北京银行、天风证券、渤海证券、海胜资本、中能新强、信石基业投资咨询、津融小贷、盈科律所、天职国际等10家金融、投资及中介服务机构参加海外侨企、专业观众“一对一”投融资对接专场活动。分别与美容保健、文化创意、科技电子、连锁经营产品、食品饮料、家居用品、家用电器、儿童用品、进口食品等各类型企业进行了16场对接,意向融资额为1.23亿元。下一步将继续做好对接项目后续跟踪服务。引导外资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当前我市共有1家外资法人银行、23家外资分行和1家外资银行代表处,涉及英、法、德、美、日、韩、新加坡等多个国家,为外资企业和海外侨胞在天津经营发展、生产生活提供了有力的金融保障。三是为更好服务外资银行在天津发展,将通过与外资银行座谈、实地调研等方式加强联系,了解外资银行诉求,协调外资银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天津银保监局作为银行保险机构监管部门,负责银行保险机构审批和监管工作,下一步将配合天津银保监局、市侨办,根据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政策要求和市场需求,研究侨资银行相关事宜。   

二、关于“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政策执行力与行政服务通力”的建议

2018年,天津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从构建现代经济体系和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营商理念,做出了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的重大战略决策,相继出台了“天津八条”“民营经济19条”和《天津市承诺制标准化智能化便利化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简称“一制三化”改革),开启了“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这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优化营商环境增强企业活力促进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也是对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优化等决策部署的创新做法和具体落实,更是转变营商观念的具体举措。

2019年,为加快推进我市的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固化近年来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按照天津市的立法计划,我们组织起草《天津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已于9月1日起正式施行。前期为做好立法起草工作,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组织14个基层调研组,分别赴29个市级部门、16个区、26个乡镇(街道)、38个办事大厅和83个企业,通过实地走访、现场察看、调研座谈等方式进行了情况调研,归类梳理出114个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认真研究设计解决问题的制度措施,将其纳入《条例》起草范围。3月,市营商环境办成立立法工作组,对《条例》进行集中封闭修改论证,形成初稿,并邀请基层工作者、法律工作者、专家学者、媒体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企业家代表、行业协会商会代表召开立法座谈会,征求意见建议。深入了解影响我市营商环境建设的短板问题;开展集中封闭起草论证,经过十多轮的修改,形成《条例》草稿;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专家、企业家、行业协会商会代表召开立法座谈会,面对面听取对《条例》草稿的意见建议;会同市人大法工委、市人大财经委、市司法局开展立法调研,并就《条例》立法做重要指导,最终形成《条例(征求意见稿)》向49个市级部门、17个中央驻津及国有企事业单位、16个区人民政府和市级行业协会商会、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条例》分为总则、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监督保障、法律责任、附则8章,共73条。后期经过充分沟通,相关意见建议采纳达成一致,2019年7月31日,《条例》经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19年9月1日起施行。《条例》颁布后,我们对各市级单位各区级部门,陆续开展宣传贯彻落实及实施后的评估工作,将评估结果作为其他制度立改废释的重要依据。确保制定的政策制度有效落地,真正对优化营商环境和改善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引领与规范作用。

《条例》弥补了我市在营商环境有关政策法规上的空白,对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政策执行力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以法治化思维和法治化方式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与“一制三化”改革内容形成互补,共同建设全国一流的营商环境。

三、关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建议

近年来,随着中国(天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市跨境电商发展呈现了快速增长的强劲势头,在综合改革、便利化水平、跨境交易水平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目前,全市已建成一套便捷高效的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日处理单量峰值超过100万单;海关、国税、外汇等部门先后出台了身份认证、商品溯源、无票免税等一系列便利化措施;保税区、东疆、武清等多个跨境电商集聚区初具规模,京东全球购、天猫国际、网易考拉、唯品会、小红书等跨境电商行业巨头均已落户天津;家具、家居、玩具、自行车、地毯等传统优势产业已开始借助eB ay、亚马逊、阿里速卖通等平台打开出口新渠道。2018年全市跨境电商共计进口1966.9万单,同比增长325%,进口销售额29.34亿元,同比增长155%,天津北方跨境电商龙头地位渐显。针对提出的建议,下一步,市商务局将推进中国(天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进一步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建设功能更加完善的天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优化跨境电子商务海外布局,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努力打造更具市场竞争力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借助跨境电商协会等行业组织,加强与侨商企业在跨境电商领域的交流合作,通过相关跨境电商论坛、对接会等开放合作平台,帮助企业拓宽渠道、拓展市场。举办各类跨境电商论坛、推进会,建立交流合作机制,共同提升天津跨境电商影响力。

在完善金融体制,鼓励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方面,针对侨资企业出现的困难与压力,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认真围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目标任务,大力调动国内外多方资源支持天津侨资企业的发展。一方面通过推动天津市金融机构加强内部管理、完善组织架构、创新信贷产品、提升服务质效,使侨资企业获到更加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和信贷支持;另一方面督促天津市金融机构积极围绕人民银行和天津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加大对包括侨资在内的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将更多信贷资源投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促进包括侨资经济在内的各类经济成分的健康发展下一步将加大政策扶持和工作推动力度,鼓励和支持辖内金融机构针对我市侨资桥商企业的产权性质和经营特点,深入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大力提供直接融资服务,进一步提升对天津侨资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水平。

四、关于“引导侨资企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实行品牌战略”的建议

针对您提出的“引导侨资企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实行品牌战略”建议,2018年,我市出台了《天津市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产品认定奖励办法》(津中小企规〔2018〕2号),鼓励天津市中小企业立足 “一基地三区”定位,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本市优势支柱产业为重点,抢抓智能科技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专注研发生产“专精特新”产品。政策面向全市中小企业,不分所有制,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培育“专精特新”产品,引导企业进行结构调整,打造知名品牌,加快转型升级步伐。2018年培育216个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产品,支持金额8100万元。下一步,我们将做好今年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产品认定工作,继续培育一批市级“专精特新”企业(产品),积极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未来,我们将积极发挥侨商网络优势,开拓海外市场。充分发挥侨联、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作用,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平台等,加大我市优化营商环境措施的报道宣传,解读和介绍我市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做好宣传推广及线上评价工作,生动反映改革成效,努力营造能够吸引侨资侨胞,留得住侨商投资的软环境。

再次感谢您对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给予关注和支持!希望您继续为优化我市的营商环境工作提出更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019年10月10日

(工作人员:王 联系电话:24538355)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