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第十四届四次会议 第0604号提案的落实情况
来源:天津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10-08 16:48

                                                                                 类别:A

                                                                          签发领导:李荣强

                                                                              公开属性:是

贾瑞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我市营商环境”的提案,经会同市税务局、市市场监管委研究答复如下:

一、优化开办企业服务,降低企业开业成本

一是持续优化“企业开办一窗通”平台功能,与市人社局积极对接,将员工参保登记、就业登记纳入企业开办联办事项。增加“企业开办一窗通”平台适用市场主体类型,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设立登记也可通过“企业开办一窗通”平台办理。会同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在企业开办一窗通平台已联通14家商业银行的基础上,又增加41家商业银行的联通,企业通过一窗通办理开办业务时,可自主选择55家商业银行中的任意一家办理预约开户业务,为申请人提供更多选择。二是推进食品经营许可“先证后核”政策升级,将实施范围从食品销售扩展到餐饮服务领域,使改革红利惠及更多行业、更多企业,并将许可审批时限直接压缩至当场发证,有效降低企业开业成本,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食品经营企业品牌化、连锁化和规模化发展。

二、优化企业纳税服务,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一是国家税务总局已于2018年12月、2019年3月、2019年7月先后三批次共取消了60项税务证明事项。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重大决策部署,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和国办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的指导意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部分税务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的公告》,决定自2021年7月1日起,对6项税务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市税务局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统一部署,认真做好税务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的推行工作,专门下发文件明确我市税务系统推行工作要求,及时对信息系统和办税指南进行更新,通过办税服务场所和官方网站等渠道公布实行告知承诺制的税务证明事项目录及告知承诺书格式文本,方便纳税人查阅、索取或下载。二是在社保费方面,根据国家文件要求,阶段性减免社会保险费政策已于2020年12月底结束,自2021年1月1日起,不再实施阶段性减免和缓缴企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政策,各项社会保险费按相关规定正常征收。三是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落实国家出台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提高至月销售额15万元、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所得税再减半政策、进一步扩大先进制造业增值税期末留底退税政策的享受范围、制造业企业研发费100%加计扣除等政策,体现出扶持小微、鼓励创新等政策导向作用。

三、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

一是推动惠企便民政策兑现落实,制定《天津市“免申即享”政策清单》,通过政府部门简政放权、优化服务、信息共享等方式,实现符合条件的企业群众免予申报、直接享受政策。清单中包括发展改革、检验检疫、生态环境、城市管理、工程建设、教育、税务等多方面的59项惠企便民政策,最大限度方便企业群众办事。二是组织市级部门从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和便利申请人的角度,对“网上办”或“一次办”事项进行动态调整,制定《天津市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和“一次办”负面清单》,适用于市、区、乡镇(街道)三级政务服务事项的办理。三是组织市级有关部门(单位)结合2021版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加强条口系统的统一规范,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优化办事流程,压减办事时间,最大限度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做到“就近办”“马上办”“零跑动”“全市通办”,制定《天津市政务服务事项“就近办”“马上办”“零跑动”“全市通办”清单》。四是组织市级有关部门梳理制定《天津市“四免”改革事项清单》,推出252项“四免”事项,进一步推动落实本市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原则上免提交、本市政府部门形成的业务表单数据原则上免填写、可用电子印章的免用实物印章、可用电子签名的免用手写签名改革工作,最大限度方便企业群众办事。

四、深入推进法治化建设,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一是全面清理不符合国家和我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对6部地方性法规、4部市政府规章提出废止或修改意见,对7件规范性文件提出废止意见,推动相关部门按程序落实。二是制定《天津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若干措施》等特色政策措施,运用法治力量规范和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三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制定了《市知识产权局关于成立重点企业服务队的通知》,成立8支重点企业服务队,开展“总体+特色”和“政策+技术”服务,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扎实推进知识产权强企工程。2021年3月31日,中国(天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验收,目前天津保护中心已完成两批次的企业备案,备案企业390家。中国(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备案企业超过700个,开展了全市“走出去”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培训会,100家企业参会。

五、加强政企沟通对接,强化营商环境监督

一是落实《天津市建立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的实施办法》,主动向企业家和行业协会商会求计问策,听取各领域企业家代表意见建议,推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今年以来,市政务服务办会同市商务局、市合作交流办组织召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企业商会对接座谈会,认真听取企业商会代表对我市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的意见建议,上海商会、广东商会、浙江商会、江苏商会、安徽商会负责人和部分企业家代表分享了在津的发展历程和工作现状,从提振夜间经济、提高审判执行质效、大力吸引人才落户、加强对中小企业扶持等方面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二是聘任新一届111名市级营商环境监督员(2021—2022年度),其中企业家和行业协会商会代表占68.5%。制定营商环境监督员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年度、季度、月度工作安排,推动各级政府部门抓好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按照企业类型、职业特点、地域分布划分为11个小组,组织开展各类实地督查调研48场(次),解决涉企问题30余件;先后赴51个市级部门(单位),15个区级办事大厅及部分企业,开展调研督查工作,重点调研123个园区12万多家企业用电情况,推动降低企业用电费用。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