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第十四届五次会议第0571号提案的落实答复
来源:天津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12-29 15:08

                                                                            类别:A           

                                                                          签发领导:李荣强      

                                                                           公开属性:是          

楼家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天津制造业营商环境”的提案,经会同市人社局、市市场监管委、市税务局、市金融局研究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多方面发力制定各类人才吸引政策。一是深入实施“海河英才”行动计划,今年以来,累计引进人才44.1万人,其中:学历型人才23.3万人,有职业资格的技能型人才11.8万人。二是开放我市高校应届毕业生落户绿色通道,鼓励毕业生在我市落地扎根,为我市留住一批高学历青年人才,今年以来,累计为4000余名优秀高校毕业生提供服务。三是进一步优化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将人才“绿卡”全面升级为“海河英才”卡,今年以来,已发放人才绿卡440张,办理外省市调动77人。四是组织“海河英才”专场网络招聘会,开展“线上”招才引智活动,服务用人单位近1500余家,征集发布岗位需求3万余个,收取求职者简历14.8万余人次。

(二)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积极优化营商环境。一是通过天津市电子营业执照管理应用平台与天津市电子印章管理系统对接,实现电子营业执照与电子印章同步发放应用,市场主体可通过电子营业执照小程序领取、管理、使用电子印章,为其网上办事提供便利。将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备案纳入“多证合一”范围,市场主体从事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经营的,在办理登记营业执照时可一并办理相关备案手续。二是推进新型登记确认制度改革,今年以来,天津自贸试验区新设立市场主体3462户,全部为确认制登记。建立天津市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提出五大方面14项举措,出实招、做实功,打出促进市场主体发展的“组合拳”。三是在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结合市场监管工作职责,开展有针对性、时效性的服务活动,采取切实措施为中小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三)进一步减轻纳税人税费负担。一是全面落实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各项工作要求,为企业提供现金流支持、促进消费投资,为市场主体输血活血,纾困解难,对符合条件的纳税人留抵税额实行大规模退税,优先安排小微企业,对小微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一次性全部退还,增量留抵税额足额退还。二是通过新闻发布会、微信公众号、网站等渠道开展政策宣传,及时向纳税人缴费人推送政策。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已有369.5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款退到纳税人账户。

    (四)坚持制造业立市,打造制造强市。一是持续发挥金融服务重点产业链工作专班作用,在总结前一阶段与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对接服务成效的基础上,带领排名靠前的19家银行启动“产业链金融服务2.0版”,同一条产业链引入2至3家主办行“同台打擂”,推动金融服务产业链向纵深发展。二是推进产业专营机构设立,推动农业银行在我市设立系统内首家信创支行,工商银行、民生银行、滨海农商银行、人保财险等金融机构围绕我市产业导向,先后设立和赋能20余家产业专营机构,在团队配置、风险偏好、业绩考核等方面实施差异化管理,进一步提升专业化、精细化服务水平。三是积极创新服务模式,组织各产业链主办行迅速研发推广产业链企业适用的专属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全国首创逐链打造“金融便利店”,现已涵盖170余款银行产品和保险产品。四是拓宽直接融资渠道。2022年以来,我市兆讯传媒、唯捷创芯、华海清科、五八同城、海光信息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其中:科创板3家,创业板1家,港交所1家,首发募集资金196.78亿元。在审企业9家,美腾科技已报送证监会进入注册程序。在辅导企业19家,其中:3家计划申报北交所。新三板挂牌在审企业4家,新增创新层企业11家。海河产业基金协议规模达1508亿元。滨海产业基金规模达260亿元。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