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 经系统检测,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改善你的体验,请升级新版IE11,新版EDGE,Chrome,火狐等浏览器。点击此处升级
类别:A
签发领导:李荣强
公开属性:是
刘智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严抓细做打造高质量标准营商环境天津模式需要突破”的建议,经会同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人社局、市市场监管委、市税务局、市规划资源局、市商务局、市金融局研究答复如下:
我市出台《天津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来,各部门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始终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各项营商环境建设任务落实落地,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创新服务方式,积极解群众之忧、纾企业之困,全力提升企业群众办事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一、提高政治站位,学习借鉴先进经验
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按照“十项行动”有关要求,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增强服务企业群众的行动自觉,积极与先进地区、城市对标对表,紧密结合我市实际,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动简政放权更加深入,监管执法更加公正,政务服务更加优质,制度体系更加健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二、加大改革力度,为企业群众提供便利化服务
一是实施“全程网办”“不见面审批”。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全面实行“全程网办”,事项办理过程中不再要求企业群众携带原件进行现场核验且不再留存纸质申请材料;开通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政务服务平台EMS邮寄功能,免费为企业群众提供办理结果邮寄服务。二是开发应用“电子证照”“无人审批”。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进一步加快电子证照建设和推广应用,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等7个资质资格类高频事项应用“电子证照”,从根本上解决“批后等证”问题。开发“无人审批”系统,建筑施工企业安管人员合格证书核发、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核发实现“无人审批+电子证照”服务新模式,证书核发全程自助服务、无人审批,实现了“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三是用心尽力打造高质量服务。市规划资源局充分运用网络技术、信息化手段,采取“网上办、零跑动、一次办”和“信用承诺、容缺受理”等方式,为企业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利的服务。市人社局全面实施职称评审“免跑即办”,进一步优化申报流程,应用电子印章、防伪二维码等技术,实现电子印章改革闭环,评审通过人员可以足不出户在线自行下载、打印职称电子证书和职称电子评审表,彻底实现“全程一次不用跑”,职称评审信息化水平领跑全国。
三、出台实施利好政策,稳步推进助企纾困
一是出台阶段性缓缴企业社保费政策。市人社局坚持在最广范围“降”和“缓”,对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5类受疫情影响的特困行业阶段性实施缓缴企业社会保险费的基础上,在全国率先将缓缴范围扩大至17个困难行业。继续实行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至1%(用人单位与职工缴费费率均为0.5%)政策至2023年7月31日。坚持以最快速度“退”和“返”,及时推出“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将向大型企业、中小微企业返还失业保险费比例分别提高至50%和90%,助力企业稳住员工岗位。坚持用最大力度“扩”和“补”,开展就业补贴政策“直补快办”行动,提高企业吸纳就业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政策的落实率,帮助企业渡过疫情难关。二是持续推动企业登记便利化。市市场监管委将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系统、企业开办一窗通、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服务等平台整合为“市场主体一网通办”平台,申请人通过“市场主体一网通办”平台可办理企业设立、变更、注销手续。在办理企业设立登记时,申请人不仅可以选择企业开办相关的公章刻制、发票申领、社保参保登记、住房公积金单位缴存等联办事项,选择的经营范围涉及食品经营或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的,根据企业需要可一并办理。三是分批推出便民办税缴费举措。市税务局紧紧围绕纳税人缴费人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春风行动”等系列改革创新举措落地实施,切实提升纳税人缴费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连续第10年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2023年以“办好惠民事·服务现代化”为主题,聚焦纳税人缴费人“急难愁盼”事项,围绕“诉求响应提质”“政策落实提效”“精细服务提档”“智能办税提速”“精简流程提级”“规范执法提升”六个方面,先行推出17条便民办税缴费举措,后续还将分批推出系列接续措施,切实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解难题。四是不断提高不动产登记服务水平。市规划资源局通过进一步深化“不动产登记一网通”改革,推动不动产登记与电水气热视联动,实行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全面建立不动产登记责任保险机制,常态化开展“交房即交证”,探索实施“交地即交证”,实行不动产登记“一站式”办理等举措,持续优化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不断增强企业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四、主动联系企业群众,大力宣传惠企政策
一是坚持以企业群众需求为导向。市人社局开展向服务对象问需求找差距提效能活动,动员全市人社系统窗口单位以现场询问、电话回访、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多种方式,围绕企业群众对人社领域的服务需求,聚焦人社服务高频事项和难点堵点问题,打通政策制定“最先一公里”和政策执行“最后一公里”。市金融局为企业提供包括融资服务、组织培训、政策解读等综合服务。每周开展“线上+线下”的融资对接会,每周组织一场企业培训会,针对企业在经营发展中“急难愁盼”的问题进行专题培训,帮助企业成长。二是发挥营商环境监督员作用。市商务局着眼我市商贸领域重点服务对象,积极做好上门服务和调研摸排,深入挖掘企业诉求和前瞻性政策期望,主动邀请我市营商环境监督员介绍工作经验和听取意见建议,通过更多视角发掘政策突破点,不断提升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实效性。三是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市政务服务办围绕企业群众普遍关注的营商环境政策措施,采用企业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营商环境政策宣传解读,促进政策红利充分释放。2022年组织各区、各部门共制作“一图读懂”106份1701页、动画视频12个45分钟7秒,录播“营商环境大讲堂”51期,实现政策宣传常态化。
五、创新服务模式,提升窗口服务水平
一是大力推行政务服务综合窗口改革。在市政务服务中心逐步整合部门单设的办事窗口,合理设置无差别或分领域综合办事窗口,实现“一窗受理、综合服务”。按照“前台综合接件、中台业务支撑、后台受理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模式,明确审批服务各环节流程以及监督管理规范,厘清部门与综合窗口责任边界,建立健全协同服务机制,让受理和审批更加科学高效。二是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咨询帮办区设置综合咨询窗口、“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为老服务和退役军人服务窗口等帮办咨询服务窗口,主要负责为办事企业群众提供咨询引导、帮办代办、预约服务、政策答疑和投诉举报等服务。同时,还配备了轮椅、老花镜、急救箱等为老年人、残疾人服务的物品,让群众一进入大厅就体验到热情的服务。三是推出“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聚焦涉及面广、办理量大、办理频率高的政务服务事项,通过优化业务流程、打通业务系统、强化数据共享,将多个部门相关联的“单项事”整合为企业群众视角的“一件事”,有效提升企业群众办事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六、12345热线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
12345热线将第一个接听企业群众来电的话务人员作为首问责任人,对于依据知识信息库能够解答的当即解答;对于无法立即解答的投诉举报和意见建议等办理类问题流转至相关区政府和市级部门办理,对属于双号并行和分中心受理的专业性问题,转接至专业热线受理解答。各承办单位第一个受理转派工单的工作人员作为首办责任人。同时,严格把控12345热线受理、解答、转派、办理、答复、督办、回访等环节,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组织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主动加强与行业商会协会的联系对接,广泛收集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意见建议,打好《天津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攻坚战,不断提高市场主体办事的便利度和可预期性,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附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