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 经系统检测,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改善你的体验,请升级新版IE11,新版EDGE,Chrome,火狐等浏览器。点击此处升级
类别:A
签发领导:李荣强
公开属性:是
刘智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建议,经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税务局、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研究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相关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从完善制度设计、推动关键环节改革等方面密集发力,着力深化我市市场化改革,助力我市高质量发展。
一、推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落实国家要求,推动我市积极全面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2022年,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市发展改革委与市市场监管委、市政务服务办、市财政局组织开展四项专项清查行动,对我市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有关情况进行清理,梳理规章、规范性文件等12756件,清理废止文件7个,制定了包含177项的政府采购负面清单。在自查清理的基础上,2023年2月8日,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委联合印发了《天津市全面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工作方案》,组织44个市级部门和各区人民政府,将《意见》要求转化为92项符合我市实际的落实举措,细化为可操作的215项任务清单,确保落地见效。
二、持续加力帮扶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协调,全市16个区均已健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支持我市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截至2022年底,我市中小企业近70万家。全市累计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89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达到194家。加强政策支持,浓厚创业氛围,近三年全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中,我市在36个省会和计划单列城市中均位列前10。连续多年开展“双万双服”、中小企业服务月、为专精特新企业办实事等活动。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积极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规划建设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区,开展中小外贸企业提升工程,支持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强财政资金保障,2022年,全市累计50家重点“小巨人”企业纳入中央财政支持名单,累计争取中央财政奖补资金共计1.61亿元;修订完善市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优化资金支持方式,对市级专精特新企业新增融资给予最高50万的贴息支持,发挥财政资金对社会资本撬动作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三、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持续加力帮扶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减轻疫情对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影响。第一时间出台实施我市“稳经济35条政策”和“接续26条措施”。落实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大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力度保障经济健康平稳运行若干措施,在降低中小企业税费负担、强化金融支持等方面给予便利。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市累计新增退税减税降费及缓税缓费712.6亿元:阶段性缓缴养老、失业、工伤单位社保费12.15亿元。针对餐饮、零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民航等重点困难行业提出40条帮扶措施,国资系统、行政事业单位等减免房租19.6亿元,通过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发放资金14.27亿元,惠及企业13.59万户;发放餐饮、零售业信贷余额732.08亿元;为服务业企业提供融资担保7356次,担保规模81.35亿元;引导互联网平台企业下调餐饮服务费3500万元;暂退旅游质量保证金1951.3万元。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对企业调研显示,受访企业对当前政府服务和政策落实的满意度超过八成。
四、落实落细各项税费支持政策
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相关部门严格落实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普惠性和支持创新专项税费优惠政策,如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小型微利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免征增值税、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企业所得税100%加计扣除等。由于制定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属于国家事权,除特别授权外,地方无权自行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市税务局将时刻关注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措施的延续、优化情况,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快准稳好落实落细各项税费支持政策,为我市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贡献税务力量。
五、创造良好人才环境
对企业引进符合条件的人才,可通过“海河英才”行动计划人才引进、居住证积分落户等渠道在津申请落户。2022年,累计引进各类人才10.6万人。组织“海河英才”专场网络招聘会、“海河英才”人才智力引进暨京津冀环渤海地区人才对接交流活动等招才引智活动,依托北方人才网、智联招聘网等平台,助力企业引进人才。重点围绕12条产业链、十大产业人才创新创业联盟需求,采取岗位信息发布、远程面试、直播带岗等形式,开展线上招才引智活动,服务用人单位4500家,征集发布岗位16万个,开展直播带岗40场。升级引进人才“绿卡”,制定出台《天津市“海河英才”卡管理办法》,围绕人才在落户、交通、医疗、子女入学、住房安居等方面的需求,拓展服务功能、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能。出台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职业贯通政策。“科创企业评职称”专项服务模式入选国家“三评”改革经验案例,累计评价企业74家、人才1195名,人才创新活力和企业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
六、严格落实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措施
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市财政部门持续推进降费减负,2017年以来逐步取消了本市设立的停车场易地建设费、(园林绿地)易地补建代建费、住宅气源发展费等所有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并于2018年起实现了地方涉企行政事业性“零收费”。目前,我市执行的诉讼费、污水处理费等11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由中央统一设立,收费范围、标准、减免政策等均由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国家部委统一制定。我市严格按照有关政策规定执行中央设立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政策。助力企业纾困解难,近年来,市财政部门严格落实中央层面出台的多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措施,如减免小微企业不动产登记费,降低无线电频率占用费,对污水处理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阶段性缓征等,使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下一步,市相关部门将继续按照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不断深化我市市场化改革,切实抓好各项任务落实,抢抓机遇,推动我市积极全面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支持各类市场主体纾困发展,为企业发展营造更优质的市场环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贡献力量。
附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