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 经系统检测,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改善你的体验,请升级新版IE11,新版EDGE,Chrome,火狐等浏览器。点击此处升级
类别:A
签发领导:李荣强
公开属性:是
陈海波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建议,经会同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委、市规划资源局、市人社局、市医保局研究答复如下:
一、有关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数字政府建设顶层设计。印发《天津市加快数字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津政发〔2021〕14号),树立全局思维和系统观念,突出综合集成和全面贯通,以数据引领数字政府建设方向,明确目标任务,压实职责分工,全面推进建设智能高效数字政府。
(二)打造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开通天津网上办事大厅统一线上服务入口,纵向连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和28个部委专网,横向连接公安、人社等35个部门专网,上线16个区、25个市级部门网上旗舰店,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6.27%。建成数字化政务服务业务中台,加强场景式政务服务供给,实现跨部门跨系统业务联办及证照材料互通互认,实现“新生儿出生”“灵活就业”等23个“一件事一次办”。建设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好差评”系统,在48个市级部门、811个区级部门全面应用,2022年共归集评价超过1800万次,好评率99.9%、差评整改率100%、差评回访率100%。在天津网上办事大厅提供简化页面、放大字体、语音辅助等服务,并推出20余项养老高频服务事项,增加“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题,让老年人进一步感受到“暖心、贴心、用心”的适老化政务服务。
(三)发挥专业领域信息系统作用。以加强基层智慧能力建设为主线,以基层视角建设2.0版“津治通”平台,打造55个公安数字化治理场景,完成慧治网约车、智慧矛调、基层信访等10个场景建设,初步形成多元协同、共建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积极推进市场监管领域“一网通办”平台建设,整合企业开办各环节和在线服务资源,实现企业开办全流程网上办理服务,提高企业开办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加强全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平台建设,依托信用分级分类机制实施分级分类抽查和差异化监管,推动实现监管部门检查和部门联合检查的全流程可追溯。持续优化升级天津市“一张蓝图、多规合一”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不动产登记与水电气热视联动过户。完善“金保二期”业务系统功能,推动50余项人社领域数据实现跨层级、跨部门共享查询,人社、金融、民生领域30余项服务实现“一卡通”。建设上线惠民惠农“一卡通”服务平台,通过平台发放涉及民政、农业农村领域8项补贴,惠及390万余人。加强医保信息平台建设,建设“津医保”APP,服务23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连接全市21个医保分中心、252个乡镇(街道)劳动服务中心,为全市1173万参保群众提供医保服务。
(四)推动数据高质量共享应用。制定《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数据交换规范》等10余项地方标准,积极推进企业数据上线开放,试点推行政务数据分类分级工作,全市五大基础数据库实现数据量增质升。全市信息资源统一共享交换平台归集数据148亿余条,为公积金提取、残疾人法律援助等230余个应用场景提供支撑。印发《天津市“政务一网通”平台数据规范(业务数据汇聚)》,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办件数据汇聚,2022年累计汇聚全市办件数据超过1900万条。
(五)着力打通多端服务渠道。印发《天津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建设工作方案(2022—2023年)》,明确“津心办”平台是我市政务服务移动端的主要提供渠道和总入口,按照“应接尽接”“应上尽上”原则,逐步整合全市已建成的各类政务服务平台,并将相关服务应用接入“津心办”平台。截至目前,“津心办”平台实现1550余项市级政务服务、便民服务事项掌上办,注册人数超过2000万,访问量超14亿。在全市建成140个自助政务服务区,实现无犯罪记录证明、个人社保清单打印等200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自助办理。在全市900余个银行网点智能柜员机开设“天津政务”板块,实现政务服务“银行办”“就近办”。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健全运行体系。建立健全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运行制度规范,厘清管理责任,优化服务板块,提升平台运营效能,实现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转变。
(二)完善平台功能。通过建设全市政务服务综合受理系统,升级全市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全市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功能、建设天开高教科创园政务服务专栏等,进一步丰富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方便企业群众办事。
(三)加强区级平台建设。制定实施《区级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规范(试行)》,鼓励有条件的区建设区级政务服务平台,为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优化政务服务提供平台支撑。
附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