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287号建议的落实答复
来源:天津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9-04 17:35

                                                                            类别:A           

                                                                          签发领导:李荣强      

                                                                           公开属性:是          

高树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我市政务服务平台基层运行”的建议,经研究答复如下:

一、有关工作开展情况

(一)高位谋划数字化政务服务工作。我市高度重视数字化政务服务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多次作出批示,提出明确工作要求;成立由分管市领导同志任组长的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和管理协调工作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统筹协调推动具体工作。印发《天津市加快推进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方案》,完善系统架构,明确主要任务,指出实现路径,为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做好顶层设计。

(二)加快建设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对上连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及28个部委专网,对下连接公安、人社等35个部门专网。持续优化天津网上办事大厅功能,上线16个区、25个市级部门网上旗舰店。截至目前,实名注册用户超过1800万;除特殊事项外,100%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可办,实际网办率达到98.6%。

(三)深入推进数据共享应用。制定《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数据交换规范》等10余项地方标准。持续推动数据高质量共享应用,积极推进企业数据上线开放,试点推行政务数据分类分级工作,五大基础数据库实现数据量增质升。市信息资源统一共享交换平台归集数据148亿余条,为公积金提取、残疾人法律援助等230余个应用场景提供支撑。印发《天津市“政务一网通”平台数据规范(业务数据汇聚)》,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办件数据汇聚,2022年累计汇聚全市办件数据超过1900万条。

(四)着力推动多端融合发展。印发《天津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建设工作方案(2022—2023年)》,明确“津心办”平台是我市移动政务服务的主要提供渠道和总入口,按照“应接尽接”“应上尽上”原则,逐步整合已建成的各类政务服务平台,将相关服务应用接入“津心办”平台。截至目前,“津心办”平台实现1550余项市级政务服务、便民服务事项掌上办,注册人数超过2000万,访问量超14亿。建成140个自助政务服务区,实现无犯罪记录证明、个人社保清单打印等200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自助办理。在全市900余个银行网点智能柜员机开设“天津政务”板块,实现政务服务“银行办”“就近办”。

(五)逐步完善人性化办事服务。建成数字化政务服务业务中台,实现跨部门跨系统业务联办及证照材料互通互认,实现“新生儿出生”“灵活就业”等23个“一件事一次办”。针对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推动政务服务应用适老化改造,开设老年人关爱专区,提供简化页面、放大字体、语音辅助等服务,推出20余项养老高频服务事项,增加“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题,让老年人进一步体会到“暖心、贴心、用心”的适老化政务服务。

(六)不断优化数字社会环境。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建成“惠民惠农政策直达”等49个“城市大脑”应用场景,其中:“银发智能服务”覆盖全市3.8万户重点关爱人员。推出“天津数字防疫”APP,“天津健康码”累计申领超3100万人、亮码135亿次,为全市大筛和常态化疫情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持续拓展一网统管平台“津治通”应用范围,累计办理社会治理事件事项1500万起。高水平推进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多级联动应用试点,赋能全市2.7万名执法人员开展执法检查21万次。

(七)大力畅通投诉受理渠道。积极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建设,上线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好差评”系统,在48个市级部门、811个区级部门全面应用。2022年共归集评价超过1800万次,好评率99.9%、差评整改率100%、差评回访率100%。在12345热线开设政务服务专席,及时处理解决天津网上办事大厅的投诉建议,解决国家政务服务平台转办投诉6400余件。

(八)持续强化数据安全管理。深化制度体系建设,加强网络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建立协调机制。依托数据安全监督管理平台,及时处置网民举报线索。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责令存在问题的APP限期整改。加强对政务外网、政务云等领域节点流量监测分析,督促整改风险隐患。

(九)深入开展惠企政策宣传解读。围绕企业普遍关注的营商环境政策措施,采用企业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政策宣传解读,促进政策红利充分释放。2022年共制作“一图读懂”106份1701页、动画视频12个45分钟,让企业对政策“看得见”“读得懂”“用得上”;录播“营商环境大讲堂”51期,宣讲政策、解读文件、引导使用,增强政策宣传时效性,实现惠企政策宣传常态化。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健全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运行制度规范,厘清管理责任,优化服务板块,提升运营效能,实现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转变。

(二)加强区级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制定实施《区级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规范(试行)》,鼓励有条件的区建设区级政务服务平台,为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优化政务服务提供平台支撑。
    (三)优化基层政务服务运行体系。优化乡镇(街道)政务服务流程,着力推进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理。加强村(社区)政务服务建设,统一村(社区)综合性服务场所名称,规范村(社区)公共服务和代办政务服务事项,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政务服务。

    (四)完善12345热线服务机制。以“减负降压”、释放基层治理效能为着力点,建立12345热线四级流转系统平台,指导各区完善12345热线社区事项准入标准,结合区域实际完善社区履职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不断提高为企便民服务水平。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