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455号建议的落实答复
来源:天津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9-14 15:20

  类别:A           

                                                                           签发领导:何智能      

                                                                           公开属性:是          

徐岚表:

  您提出的“关于把优化营商环境落到实处”的建议,经会同市司法局、市知识产权局、市金融局研究答复如下:

一、驰而不息,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见行见效

(一)优化营商环境法治政策供给。出台《天津市2024年营商环境质量提升行动方案》,推出6项行动、23项重点任务、189条举措,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细。出台《天津市促进天开高教科创园发展条例》,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在天开高教科创园创新创业,为天开高教科创园建设发展提供有效法治支撑。推进《天津市促进会展业发展条例》等与营商环境相关的地方性法规立法工作。扎实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法律法规政策清理工作,助力消除隐性壁垒,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二)积极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开展全市行政执法领域“乱罚款”问题专项整治和专项实地监督,围绕“多头执法、重复检查、随意检查”等问题组织开展涉企现场检查事项专项清理工作,通过取消、整合、转为非现场检查等方式,压减重复或不必要检查事项。研究制定《天津市乡镇(街道)行政执法事项评估工作方案》,开展乡镇(街道)行政执法事项评估。制定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意见书参考样式,目前44个市级部门执法事项目录编制工作已全部完成。

(三)深入开展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启动天津市“促发展·护营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普法活动,举办“民法典·圆桌派”专题访谈,助力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开展“律企同行·法护营商”活动,聚焦天开高教科创园建设和港产城融合发展行动,突出知识产权、金融证券、企业合规三个专业领域,着力发挥律师行业专业优势,帮助企业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有效预防法律风险。

二、再接再厉,推动获得信贷水平持续提升

(一)提升金融服务便利性。充分发挥“津心融”平台融资对接服务功能,持续开展对接撮合,2024年上半年平台成功服务企业2.5万户,累计授信金额1495亿元。开展智慧金融专项提升活动,持续释放“智慧通”金融平台服务效能,创新产品设计,优化产品服务水平,2024年上半年平台累计为40.65万户个体工商户提供随借随还信用贷款221.5万笔,放款金额294.01亿元。

(二)提升金融服务有效性。深入推广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专员工作机制,组织融资服务专员主动上门,协助企业分析经营前景、评估融资风险、提出融资建议、设计融资方案。联合开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四员机制”试点,为小微企业等经营主体提供对接服务并进行监督落实。

(三)提升金融服务精准性。深入推进营商环境深度调研行活动,赴南开区、河西区、和平区辖内共计16家企业进行调研走访,为细化全市营商环境工作任务举措提供决策参考。广泛对接科技、养老、航运、产业链相关经营主体,组织法人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机构持续做好对接服务,为经营主体融资提供便利。

三、笃干实行,服务保障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一)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知识产权服务队专业度和服务水平,2024年上半年组织8支知识产权服务队调研服务企业117家,协调解决问题166个;组织21家区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站走访接待企业800余家次,协调解决问题600余个。广泛开展知识产权宣传,组织《专利法实施细则》《专利审查指南》宣讲活动,各代理机构、企业、科研院所700多人参加培训,2024年上半年举办培训活动43场次,参训企业800余家,培训人员3000人次。举办“京津冀晋蒙”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协作交流会暨规范专利纠纷行政裁决培训会,签署《华北五省区市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框架协议》。

(二)推动提升政务服务质效。结合法律法规修订情况,按年度对我市政务服务事项进行动态更新,发布《天津市2024年版非许可类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形成全市统筹、分级负责、事项统一、权责清晰的政务服务事项清单体系。出台《天津市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进一步提升行政效能工作方案》,在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置“高效办成一件事”线下服务专区和线上体验专区,目前国家部署的首批1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均已上线运行。

(三)强化营商环境监测评价。完成2023年全市营商环境第三方综合评价,按季度开展第三方营商环境常态化监测调研分析,展示全市营商环境建设现状,提出有关对策建议,依托12345热线“营商环境专席”,及时梳理分析、整理汇总经营主体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及诉求,纳入政策储备库,为进一步加强全市营商环境建设找准发力点,形成共促营商环境优化的合力。

下一步,我们将组织各有关部门持续加大优化营商环境制度支撑,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细,切实提高经营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营造营商环境共建共享浓厚氛围,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营商环境力量。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