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化政务服务助企纾困八项措施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提振信心稳定预期,推动尽快复工达产,有效应对疫情新变化新冲击,助力全面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制定如下措施。
一、深化涉企“一件事”集成服务。围绕供水、供气、涉路施工、大件运输等涉企政务服务“一件事”高频应用场景,加快数字化政务服务业务中台建设,加强企业基本信息、申请材料、审批结果的共享复用,减少申报事项提交要件数量和次数,形成“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请材料”和统一业务流程,有效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度,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二、简化政府采购企业注册程序。取消申请注册政府采购中心项目市场主体的无重大违法犯罪记录声明、纳税、社保、财务状况等证明材料。对提交的营业执照和市场主体诚信承诺书等必要材料,承诺核验时间不超过1个工作日,对有紧急注册需求的“即注即核”,进一步提高市场主体注册效率。
三、推动惠企政策兑现落地。调整完善政务服务“四免”事项清单,加快推进部门核发的材料免提交、部门形成的业务表单数据免填写、可用电子印章的免实物印章、可用电子签名的免手签改革全面铺开、落实到位。扩大“免申即享”政策范围,凡符合条件的企业群众一律免于申报,直接享受改革政策,为企业办事创业、发展创新提供便利。
四、设立“助企纾困”服务窗口。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专门窗口,收集企业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建立协调机制,积极推动解决。将部门单设的办事窗口,整合为综合办事窗口,变“跑多窗办”为“一窗办多事”, 提高政务服务办理集成度和共享度。2022年6月底前,推动首批622项政务服务事项进驻综合窗口,实现办事“进一门、到一窗、办一次”。
五、提升网上办事大厅办事体验。建设政务服务智能咨询引导和线上预约服务系统,打造统一管理、分类清晰、服务精准的政务服务知识库,提供智能客服、人工咨询、网上预约、在线查办等多种服务方式,实现多端适配、智能搜索、智能问答、智能导航一体化服务,方便企业群众网上咨询和预约办事,2022年6月底前上线试运行。
六、强化疫情防控等信息发布推送。在天津网上办事大厅开通疫情防控、交通管控信息查询等便民服务,及时发布并向社会公众推送相关信息,提升信息时效性。加强退税政策宣传和服务推广,2022年6月底前建成“留抵退税服务专区”,为广大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提供留抵退税政策查询、网上办理、评价反馈等一站式服务,推动留抵退税政策在线直达快享。
七、启动12345热线“护航企业”行动。依托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组建企业服务专员队伍,提高投诉举报和疑难问题处置效能。梳理归集助企纾困政策,开设助企纾困专属知识信息库,为企业提供更加专业、精准的政策咨询和办事指引服务。定期梳理企业关注的共性问题,加强数据分析,聚集痛点难点,持续提高承办实效。
八、加强助企纾困政策宣传解读。充分利用“津策通”平台和“一图读懂”、动画视频等形式,及时发布解读助企纾困政策。提高“营商环境大讲堂”政策宣讲针对性、时效性,组织市有关部门聚焦最新改革政策措施,深入开展精解详解,帮助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让政策红利快稳落地。
市政务服务办
2022年6月13日